如何学习懂得更多,让别人觉得自己挺厉害?

在探索的过程中,书籍、付费知识、别人的总结都不是终点,它们是你探索的过程,千万不要以为买了一节课就得到了。用不加整理的方式收集、用优秀的工具去做笔记梳理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,甚至写出来,我们才最终得到。

放过自己

  • 听过:有点印象

  • 知道:对每一个环节比较熟悉,能回答出相关问题

  • 得到:你可以教别人

  • 用到:抽象出方法,用到工作生活之中

在二手知识上重做探索

探索是一个获得的过程,梳理才能得到

说出来,才能发现自己缺什么

  • 给别人讲一遍

  • 写一篇文章

懒做笔记,有时是因为焦虑所致

用不加整理的方式收集、用优秀的工具去做笔记梳理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,甚至写出来,我们才最终得到。 在和他们聊天时,我发现他们存在同样的焦虑:

买了很多课程,但没感觉自己学到东西。 如果深挖焦虑的根源,他们之所以购买如此之多的课程,是因为他们怕自己落后,于是买了很多看起来质量看起来比普通文章更高的付费内容,试图通过这些付费内容来增加自己的谈资,让自己在和别人聊天时不落后,让自己不被这个时代落下。 可是,当他们真的和朋友们聊到一个新概念时,比如产业互联网,他们发现自己还是不懂。当身边的朋友聊得天花龙凤时,他们发现,他们不仅没法插话,甚至想插话都想不起自己当时听的付费内容里讲了什么。所谓的谈资,瞬间变成瘫姿。 很惭愧,我并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,但离开大学这 10 年,我没有一刻觉得自己落后于这个社会,借用《飞驰人生》里的一句话: 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,他才是真的过时了。 所有人都有学习能力,只是有时候我们的焦虑感影响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过程,打击了我们的信心。 显然,我们在购买各种课程、买各种书时,是有信心的,觉得我们都能学会,但实际上,我们最终可能只是「听过」,甚至连「知道」到不算,更不用说「得到」和「用到」了。 实际上,你也可以像李永乐老师那样,看起来什么都懂。这里说「看起来」不是要去你伪装,而是,有些知识,你只需要「知道」,而有些知识,你需要通过工具和方法,变成「得到」,最后能不能「用到」,则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。

记住,方法只有自己去实践了,才能变成自己的方法;

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当你按照别人的方法去反复实践后,你一定能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标准学习流程。

当我和一个朋友聊我要写这篇文章时,这个朋友说,你说的这些方法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,他们就是懒、不愿意去主动学习、不愿意去探索、不愿意去做笔记、不愿意去梳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。

我们得承认,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,懒是必然的。

这篇文章没法帮你解决懒惰的问题,实际上我也鼓励人们在那些不重要的知识上懒惰 — 也就是放过自己。

学习是一件好奇心驱动的事,虽然有时也因为利益驱动,但利益驱动后的依然是好奇心。

当我们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信息焦虑,真正花时间花精力探索那些我们好奇的东西,我们才真正「得到」知识。 在探索的过程中,书籍、付费知识、别人的总结都不是终点,它们是你探索的过程,千万不要以为买了一节课就得到了。

用不加整理的方式收集、用优秀的工具去做笔记梳理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,甚至写出来,我们才最终得到。